經歷數月的等待,深圳會展業吹響重啟號角。
上周末,“2020時尚深圳展”落下帷幕,時尚走秀、靜態商品展、業內論壇等近百場時尚活動為深圳會展業的復蘇再添“時尚氣”。據深圳會展中心統計,時尚展有近3.5萬人次的專業觀眾參觀與交流。
除了時尚展,6月20日,深圳會展中心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深圳“首展”,分別舉辦大灣區車展和禮品展,為深圳會展按下快進鍵。展會也并未因疫情變得冷清,現場再現往日展會的繁榮,人流旺盛。被壓抑的市場需求也在展會得到了充分的釋放。此次的雙館、雙展首秀,是疫情后的深圳會展業全面復蘇的新篇章,也是深圳會展經濟在疫情風暴的漩渦中破浪向前的新起點。
當前,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,深圳經濟加速運轉,各行各業陸續復工復產。在此背景下,深圳的會展經濟也在眾人期待中迎來全面復蘇。如今,深圳的會展檔期已被快速鎖定,進入新的增長爆發時期。
疫情后的深圳會展業是如何從沉寂重新走向復蘇?回歸后的深圳會展業有什么新表現?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是什么?記者帶著疑問,聚焦深圳會展行業,了解深圳會展人的抗疫故事與自救行動。
沉寂:疫情下的深圳會展業
近年來,深圳會展業發展一片向好,高交會、文博會、光博會、電子展、家具展等規模大、質量高的展會不斷成功舉辦。2019年,深圳會展中心租館率為70.43%,位列全國第三。然而,在2020年初,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深圳會展業突然陷入沉寂。
“新冠肺炎疫情對會展產業鏈是毀滅性的打擊。”深圳會展中心副總經理陳北方回憶過去幾個月的時間。從1月23號到6月20號,5個月的時間,深圳會展中心沒有舉辦任何活動,沒有任何展覽、會議和商務活動。
陳北方告訴記者,會展行業里面有三個重要的要素,分別是主辦、場館和配套服務。當主辦無法辦展,場館和配套服務就無從談起。而事實上,突如其來的疫情,讓許多小型的主辦單位受沖擊,“牽一發動全身”的影響在會展行業得到了極致的體現。
由于會展活動特有的集聚性、聯動性和交融性等特征,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,深圳市暫停舉辦展會活動,展會的規模、質級、國際化等均受到一定程度影響。
據統計,深圳市有40個展會受影響,17個展會縮減規模,已簽約的展會中,有28場決定延期舉辦。此外,疫情對國際交往造成了較大障礙,近期乃至更長時期內,國際展商和國際觀眾將會受到較大程度制約。同時,赴境外參展的門檻或將提高,對深圳出境參展產生不利影響。
復蘇:吹響重啟號角 雙館雙展齊發力
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,深圳市商務局出臺扶持會展業的惠企政策,加快推進恢復辦展活動;深圳會展行業重新思考在應對“黑天鵝事件”時,整個行業的準備不足和應對無措,思考和探索前進方向和未來發展的多種可能。
6月20日,歷經5個月的沉寂后,深圳會展中心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同辦深圳“首展”,為深圳會展業吹響重啟號角。以深圳家居禮品展為例,展會展出規模增長近50%,吸引眾多高端品牌、專業買家到場。某定制高端金屬工藝品展商透露,展會第二日即與客戶完成了一筆百萬級的訂單簽約。
但面對尚未完全過去的疫情,大規模的人員聚集活動,對于展館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。如何做好疫情防控,保障人員安全是必須解決的問題。
在陳北方的辦公室里,桌面上擺放著厚達2厘米的展館疫情防控計劃,打開翻閱,內容包括宏觀層面的辦展方案與標準、督察督辦等問題,也有細微如觀眾排隊距離限制、定時防疫衛生清潔與檢查、空氣通暢性、餐飲安全、酒精洗手液的配置等等具體考慮。
陳北方說,會展中心舉辦車展期間,在進館前的體溫監測環節,工作人員發現兩名觀眾體溫超過37.3℃,便立刻將其帶入特殊區域,執行勸退工作,并建議其去醫院做核酸檢測確保安全。
除了大灣區車展,深圳禮品展、深圳針博會以及剛結束的“2020時尚深圳展”,現場防疫防控都非常嚴格,必須經過多層檢驗。從進館前的防疫健康碼認證、無接觸式登記領票、接受體溫監測,到場館內隨處可見的洗手液清潔、實時人流監控等等。雙館通過全方位的防疫措施,讓觀眾能夠安心和自如的參展、觀展。
變革:會展形式的數字化探索
在很多行業與互聯網結合、向數字化轉型的趨勢中,會展業是變化相對緩慢的領域,同時也是受疫情影響相對嚴重的領域。但事實上,疫情一定程度也在加速會展經濟的數字化轉型,加速了線上會展的覆蓋。
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目前館方正聯手華為和中國電信打造高效智能的數字化服務平臺,提升運營效率,增強用戶體驗,驅動業務創新。其中,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小程序是“智慧展館”項目的重要應用平臺之一。借助小程序,主辦方、展商、觀眾及周邊配套商家可以在線進行健康申報、餐飲預訂、商務洽談等活動。
“疫情過后,線上展會及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的展會將逐步成為常態,作為線下展會活動的補充,幫助全行業提高抗風險的能力,預防突發性事件對行業造成破壞性沖擊。新技術、新媒體、新平臺、新模式在展會中得以應用,展位直播成為企業延伸參展效果、有效觸達客戶的全新途徑與手段。”該負責人表示,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在規劃設計之初,已將5G覆蓋納入建設范圍,是全球首座實現全面5G信號覆蓋的展館。借助5G技術和展館空間設施優勢,可充分滿足參展商與日俱增的線上辦展、直播看展的需求。
自疫情以后,在深舉辦的各類展會正在突破創新求變革中獲得發展,借助數字經濟發展“東風”,聯動線上渠道,取得不俗成績。禮品展主辦方推出“禮貿展”小程序,突破時間和地域限制,實現供求雙方無縫對接。針博會主辦方也推出了相關直播渠道與服務。深圳時裝周“云秀”采用數字化看秀、網絡訂貨+線下訂貨相結合的方式舉辦,在抖音平臺的播放量超過1.4億次。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(Cloud)首次采用線上直播、網上展廳等形式呈現。國際會展業創新發展大會開幕直播預約注冊人數超過1400人,累計觀看達53227人次,原本2小時的直播延長至3小時。
未來:“線下+線上 ”雙融合 深圳會展業智慧化發展
盡管深圳乃至全國會展業對于線上會展的探索如火如荼,深圳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線下會展仍有其重要性,他認為,線下展會短期內無可取替,從當前的技術而言,相比線上展示,線下展會才更能滿足交易市場各方的需求,未來更加可靠的發展趨勢是“線上+線下”的雙融合式發展。
該負責人繼續談到,會展業并非獨立的行業,而是與社會其他系統緊密相扣、相互作用與影響,對深圳制造業有重要支撐作用。會展業不僅僅涉及到各大參與主體的利益,同時帶動住宿、餐飲、運輸、物流等領域的發展,對旅游、消費、商業具有刺激作用,以及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生態化經營。
當前,深圳會展業正在逐漸恢復元氣。記者了解到,到目前,深圳會展中心今年展會排期已滿。而下半年,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還將會有接近30場展會與活動,其中包括,國際廣告標識及LED展覽會、國際機械展、禮品展,以及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第一個滿館展會項目——深圳國際家具展等。
據悉,深圳市商務局正在推動實施《深圳市加快會展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20-2022)》,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展覽,建設國際知名會議目的地,引領深圳會展業智慧化、綠色發展,加強境內外交流合作,優化會展業營商環境,持續提升會展服務,發展會展經濟。